你正在为互联网上的“免费”付出什么?

上周,网易邮箱密码泄漏的事情让不少人吓了一跳。当时我没凑这个热闹。现在事件热点过去了,可以来聊聊除了“吓一跳”之外的事情了。

记忆中,国内大规模的密码和信息泄漏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,比如4年前的CSDN密码泄漏,那一次泄漏的还是明文,再之后还有开房数据泄漏事件。每次发生这种事件,总会有人写文章说,你们这些信息是不值钱的,不用担心,都是黑产行业玩剩下才流入公众视野的。

这个说法对不对?某种意义它是正确的,这些信息确实是被玩剩下的,但是用户应该不担心吗?当然不应该,用户不仅应该担心,而且应该非常担心,非常紧张。事实上,当这些数据在黑产行业(可以称之为专业领域)流传的时候,它反而对普通用户真正的伤害不大。真正能对用户造成严重伤害,是从这些数据进入日常公众领域那一刻开始的。专业人士更在乎可持续发展,不太可能真正拿用户信息做太糟糕的事情,那是自毁财富。如果不引人注意的拿用户信息去刷个注册用户数量,冲个榜之类,慢慢赚钱,可以赚很久,用户压根不知道这些事。但等到了公众领域,就有不知好歹的小朋友直接进入人家银行帐号,把钱搬空了,钱少了用户自然立马就发现了,最后新闻一报道,最后警方一介入,大家都玩不成了。

不需要无限只猴子的创新抄袭

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打字无限次时,必然能够产生任何可能的文章,甚至是全套的莎士比亚。但在互联网时代,内行而精明的媒体人可以神奇地使用了一种创新抄袭模式,解放了猴子们的生产力。

前一段,我写了一篇关于Telegram以及其创始人Pavel Durov的传奇故事。随后一直有朋友和读者给我转来一篇神奇的文章,告诉我那篇文章被抄了。非常感谢各位读者和朋友的关心,但之所以用神奇这个词来形容,是因为这篇被大家认为是抄袭的文章去微信举报是没用的,它很创新。确切的说,他不是抄,而是把我的原文缩减和改写,并且换了一部分图片。比如我用了Pavel Durov的半身照片,他们找到了那张照片的全身原照,把我的半身照片换掉了。

Telegram传奇:俄罗斯富豪、黑客高手、极权和阴谋

说了很久要写Telegram的故事,一直拖延没有写。在我拖延的这段时间里面,Telegarm继续快速增长,前几天,在旧金山的TechCrunch Disrupt活动上,创始人Durov说现在Telegram每天发送的消息数已经达到了120亿条,而今年2月的时候只有10亿条,是时候写完这个故事了。不过,随着它的出名,在中国也毫无悬念的变得难以访问,所以,如果你看完下载了它,又觉得不好连上,程序崩溃什么的,这并不是Telegram的错。

每天120亿条消息是什么概念呢?我能找到的Whatsapp最新一次公布这个数字是今年4月,每天640亿条,这可是Facebook以190亿美金代价重金收购的App,并且被当作Facebook在移动平台上最好的投资之一。出生在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美国,并且有Facebook的全力支持,也只是几倍于Telegram的规模而已。如果不出意外,未来的某个时候,Telegram会超过Whatsapp。

消息数量和月活跃用户上,Telegram显然比Whatsapp和微信还有很大差距。但这是一个只有2年历史的新工具,并且他是一个完全私人拥有的公司,没有其他股东,没有投资人,号称永远不会出售,并且,它有着一支人数极少又战斗力极强的团队…这一切都让这个产品显得与众不同。如果要说这个时代的传奇,Telegram和它的创始人甚至团队,都完全可以入选。它和人们所知道的各种创业故事、商业传奇完全不一样,但又具有传奇故事的一切要素:黑客高手、政治、极权、阴谋…富豪,一应俱全。

墙、感染、信任和欺骗

Ken Thompson (sitting) and Dennis Ritchie

最近XcodeGhost导致的严重安全问题,相信大家已经从各个渠道知道了。简单概括一下,有人在中国网盘和论坛上传播了一个修改过的Xcode,这个版本的Xcode会在编译出来的App上面加一些可以被远程控制的代码,并且发送数据到某个服务器上。这是iOS出现以来,未越狱系统遭遇的最大安全威胁,在此之前苹果的Sandbox模式几乎没遇到过挑战,iPhone用户甚至大量iOS开发者都认为系统固若金汤,不可能遇到问题。

在XcodeGhost开始被媒体报道的时,很多人大大低估了它的风险。我在乌云报道这个问题的当天,在朋友圈上建议大家先把中招的app都删掉,并且立刻修改iCloud密码,开两步验证。甚至遭到了不少人反对,还有好几位iOS开发者告诉我这件事没什么大问题,因为iOS有Sandbox,不会造成什么伤害。当时网易也发了一个关于云音乐被感染的说明,也是类似不痛不痒的口气。这些说法当然都是大错特错的,会有这种想法,是因为只会站在程序员角度看问题,如果对安全问题稍微有一点敏感性,就会立刻意识到这是极严重的威胁,稍微发挥一些想象力就会被吓着。

从神的手里取回自己

前天(6月26日),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“今天,美国终于和他的北方邻居在文明上到达了一样的高度。”,这件事指的是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同性婚姻判决,北方邻居是加拿大。当天晚上,在Twitter看到了好多保守派美国人发推说“美国完蛋了,是时候移民加拿大了。”,而事实上,加拿大10年前已经联邦范围内同性婚姻合法了,这是北美以及整个美洲,第一个同性婚姻完全合法的国家,也是世界第四个合法的国家。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,说明了有多少人对世界真实情况以及整件事的背景一无所知,偏见通常是无知造成的。

同性婚姻是一个混合了法律、社会和宗教的复杂问题,很难三言两语完全厘清。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一个里程碑,但又是整个平权运动的一小部分。相对于种族平权走过的漫长历史时期,同性婚姻的支持率在最近10年突飞猛进,最终得到了这个判决,速度已经相当快。现在人们可能很难想像,仅仅是10年前,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时,反同性恋还是有力的口号。2011年,据美国民意调查,对同性婚姻支持和反对比例越过了关键节点,从此反转,支持同性婚姻的美国人超过反对方,并且在之后的几年仍然快速增长。这个反转是很多原因导致的,但我相信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,2011年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节点,从而让更多人得以接入互联网,获得更平等的信息和教育,使得更多人容易作出符合普世价值的判断。另外,除了互联网本身,硅谷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这一些都让这个话题变得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和政治话题,也不仅仅是同性恋群体应该关心的话题。